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等。艾滋病的預防主要在于管理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其控制方法為藥物治療。
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簡稱,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性接觸傳播大多數(shù)是因為與艾滋病患者進行無保護性行為而感染;與患者共用注射(毒品)的針頭、注射器、藥棉等,或者使用被污染的血制品也可導致感染;母嬰傳播包括宮內(nèi)感染、分娩時和哺乳傳播。
艾滋病會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而臨床上目前沒有可以治愈艾滋病的辦法,因此艾滋病需要注意預防。管理傳染源是指一旦確診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應立即開始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治療;性伴侶也可以同時接受篩查和治療;感染者不要捐獻血液、血漿、精液、器官等;正確使用安全套,采取安全的性行為,不濫交,避免同時擁有多個性伴;避免與人共用針頭、注射器,去正規(guī)機構(gòu)進行抽血、輸血、紋身操作等;患艾滋病的孕婦應積極接受正規(guī)治療,不要給嬰兒喂奶,生下的嬰兒應接受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治療。治療方面,患者需要使用拉米夫定、阿巴卡韋、奈韋拉平等藥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