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泡腳的藥方一般有生姜、艾葉、花椒、羌活、紅花等,如果身體出現(xiàn)異常,需要立即就醫(yī)。
1、生姜:
性質(zhì)偏溫,泡腳后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能夠緩解因寒濕引起的身體不適,建議先將生姜泡入水中煮10~15分鐘,水溫適宜后再進行泡腳。
2、艾葉:
該藥物能夠溫通經(jīng)絡,也可以祛濕散寒,比較適合寒濕體質(zhì)的患者,泡腳時間不宜過長,盡量控制在15~20分鐘。
3、花椒:
也是一種性溫的藥物,而腳底有較多的穴位,泡腳后可以加快血液循環(huán)速度,還能夠去除寒濕,對緩解手腳冰涼有作用。對于陰虛火旺患者而言,不建議使用,以免體內(nèi)的熱邪增加。
4、羌活:
使用該藥物泡腳可以去除體內(nèi)的濕氣,還能夠緩解關節(jié)疼痛,泡腳后需要及時用干凈的毛巾擦干水分。
5、紅花:
在入伏天以后通過使用紅花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能夠緩解氣血不暢引起的身體疼痛,但是孕婦以及月經(jīng)量過多的患者禁用,否則會造成不利影響。
進入伏天以后,患者要加強生活管理,盡量勞逸結合,同時要飲食清淡,還要保持心情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