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細菌感染引起的低燒,需要保暖吧?
2020-12-03 1466次
病情描述:
細菌感染引起的低燒,需要保暖吧?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y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細菌腸道感染是怎么引起的細菌腸道感染一般是由于食用被細菌污染的食物或飲料等引起的,如食用沒有煮熟的肉類或剩菜剩飯,或飲用沒有進行巴氏消毒的牛奶等,都可能會造成細菌腸道感染;偶爾也可以通過腹瀉的狗或貓進行細菌的傳播,從而也會造成細菌腸道感染。細菌腸道感染的病原體主要有沙門氏菌、彎曲桿菌、志賀菌、大腸桿菌、梭狀芽孢桿菌等。臨床表現為發(fā)燒、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大便多為膿血便或黏液便。血常規(guī)檢查可以出現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升高,大便鏡檢可以發(fā)現有大量的白細胞,只有少量的紅細胞,便培養(yǎng)會出現細菌的生長,從而可以明確診斷是細菌腸道感染。如果細菌腸道感染嚴重,則需要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否則有可能會變成慢性細菌腸道感染,尤其是一些年老的病人或機體免疫力低下的人,如果患有細菌性腸道感染,沒有及時徹底的治療,可能會變成慢性的,而且不容易治好。01:41
-
細菌感染引起的發(fā)燒會不會傳染細菌感染引起的發(fā)燒多數情況下不具有傳染性,比如臨床常見的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感冒、鏈球菌引起的扁桃體炎、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肺炎,還有大腸桿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等臨床常見的疾病,即使是合并有發(fā)燒,也不具有傳染性。但也有些疾病是有一定的傳染性的,像兒童的白喉、百日咳或肺結核這類的疾病,還有像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也就是常說的流腦,有一定的傳染性。所以在判斷細菌感染引起的發(fā)燒是否具有傳染性的時候,最好是到醫(yī)院及時的就醫(yī),可以及時采取有效的痰培養(yǎng)檢查或者是呼吸道分泌物的檢查,來進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來明確判斷是什么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來明確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療,也更能明確是否有一定的臨床傳染性。01:54
-
細菌感染引起的低燒不退怎么辦?能引起病人發(fā)燒的原因很多,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感染性的疾病,包括細菌的感染等。如果是明確了是細菌感染性的疾病,經過治療病人的體溫仍未下降,仍有低燒,應該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原因:1、是否存在了多種細菌的感染,而目前的感染的藥物,覆蓋的抗菌譜不夠全,針對于這類的病人,應該加大抗菌藥物的抗菌譜進行治療。2、感染的細菌是否比較頑固,或者存在耐藥,針對于這類的情況,應該給予加強抗感染的治療,或者連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3、抗感染的療程是否夠。針對于這類的病人,如果抗感染的療程不夠,可以加長抗感染的療程,繼續(xù)康感染的治療。4、如果是細菌感染的病人存在發(fā)熱,效果治療不好,應該多次留取痰培養(yǎng),進行相應的病因學的檢查,根據病原學以及藥敏的試驗進行抗感染的治療。語音時長 02:03”
-
細菌感染引起的發(fā)燒細菌感染引起的發(fā)燒,在治療上首先要明確是何種致病菌導致的發(fā)熱。致病菌可以是細菌、病毒或者支原體、衣原體等等。當明確是何種致病菌的時候,可以針對這種致病菌使用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感染控制住了自然也就不會再發(fā)生了。發(fā)熱是由于致熱源的作用使得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jié)性體溫升高,當腋下的溫度超過37℃的時候就表明有發(fā)熱的存在。引起發(fā)熱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感染,其次是結締組織病、惡性腫瘤或者是結核等等。發(fā)熱的時候人體的免疫功能是明顯增強的,有利于清除病原體和促進疾病的痊愈。體溫不太高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喝水來減少發(fā)熱所帶來的不適感,非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發(fā)熱不必使用抗生素,體溫沒有超過38.5℃的時候盡可能的選擇物理的方式來控制體溫,如果體溫超過38.5℃可以服用藥物來降溫。語音時長 01:45”
-
細菌感染低燒咳嗽細菌感染低燒咳嗽通常是患有細菌性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可根據醫(yī)生的指導查明病因,通過藥物治療。1、細菌性感冒:細菌性感冒一般是指身體抵抗力下降后感染了細菌引起的一系列呼吸道癥狀,患者通常會出現咳嗽、咽喉腫痛、畏寒、發(fā)熱等癥狀,就會導致患者出現細菌感染低燒咳嗽,可遵醫(yī)囑服用鹽酸左氧氟沙星片、鹽酸
-
細菌感染引起的低燒不退怎么辦細菌感染引起的低燒不退應及時就醫(yī),通過抗生素治療、支持治療、合理飲食與充分休息,以及物理降溫等方法,具體分析如下:1、及時就醫(yī)診斷持續(xù)性低燒可能是細菌感染的征兆,如不及時治療,感染可能擴散引起更嚴重的問題。因此,患者應盡早就醫(yī),通過血液檢查
-
細菌感染引起的發(fā)燒需要做哪些檢查最好去醫(yī)院抽血檢查下
-
細菌感染引起的發(fā)燒發(fā)燒多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