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又名滲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中耳積液等。
中耳炎是兒童的重要致聾原因之一,分泌性中耳炎常常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有些較大的兒童可能會告訴家長,耳朵悶、有嗡嗡聲感覺、聽力輕微下降。一些孩子自己不會說這些癥狀,而把電視的音調調的很高,聽不清別人跟他說話,在教室后排的學生因為聽不到老師講課,學習成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一些嬰幼兒對周圍的聲音反應遲鈍,比如沒有將頭轉向聲源、語言發(fā)育遲緩等,治療主要為改善中耳通氣,清除中耳積液,及病因治療。
改善中耳通氣,首先以保持鼻腔及咽鼓管咽口通暢,用麻黃素滴鼻或用麻黃素與可地松噴霧治鼻炎部,每日三到四次,以可在急性上呼吸道炎癥控制后,采用捏鼻鼓氣法、波氏球吹張法和導管吹張法,進行咽鼓管吹張或經導管像咽鼓管噴入強的松龍,等類固醇激素藥液以減輕局部水腫。